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利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矫正不良行为,理顺人格结构,提高个人心理素质的过程。自从1938年威廉森首次提出咨询一词后,心理咨询一直处在蓬勃发展中,期间出现了我们熟知的许多理论及技术流派,综合而言,可以把心理咨询技术分为面谈技术及治疗技术。心理咨询面谈技术经过各流派的实践与归纳,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技术体系。吸毒人员是特殊群体,由于长期受到毒品的侵袭,使他们的心理、人格等发生了变化,在这点上,与心理咨询的来访者有一定的同质性,因此,把心理咨询的一些面谈技术运用到戒毒人员这一特殊人群的访谈中,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访谈中的阻抗,指的是被访谈者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否定访谈者的分析、问话或拖延、对抗访谈者的要求,从而影响访谈的顺利进行的一种心理现象。弗洛伊德认为,阻抗是不可避免的。阻抗可以表现为对某种情绪的回避,或对某段痛苦经历的否认,或对访谈者要求的回避与抵制。在与戒毒人员访谈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境,他们中很多人不愿意说心里话,有的人甚至还带着藐视的态度,表现为说话少或回答内容简短、枯燥、无意义;也有的戒毒人员表现为礼貌、顺从、有问必答,但是回答的内容大都是空洞、无意义,目的只是为了迎合访谈者的需要。
由于访谈结果的不真实,收集上来的资料毫无价值可言。识别阻抗并非难事,受过训练的访谈者都能识别阻抗,但是一定要清楚地了解阻抗背后的心理实质,在访谈中,往往认为阻抗不是被访者的错,而是在特定情境下个体心理冲突的产物,当个体处在矛盾心态中,且不健康、不自信及自我毁灭情绪占上风时,阻抗就会产生。
在访谈中,当我们面临非自愿谈话、心态矛盾、有敌意阻抗的戒毒人员时,要以接纳、理解、不加指责的态度跟他们建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面谈的顺利进行。
处理戒毒人员访谈中出现阻抗的应对模式包括言语技术及非言语技术,言语方面的技术包括:说明、反应、情感表达、动机会谈、非指导性倾听、积极关注及情感证实等。非言语信息的理解和运用包括目光、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声音特质等方面的技术。
在与被访戒毒人员访谈时,我们可以借助被访者的言语信息判断他们的阻抗心理,同时也可以通过言语方面的技术对其阻抗心理进行处理。
许多戒毒人员对于访谈的目的、是否对自己有影响以及操作程序一无所知,当他们被带到访谈室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戒备心理,他们往往不确定哪些是可以如实表述的,谈论什么合适,也不确定他们说出来的话,访谈者会做出什么反应,是否会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等,因此,对被访戒毒人员说明访谈的程序及目的和对其是否会造成影响等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应对阻抗、快速建立关系的技术之一,能促使访谈有个良好的开端。因此,在访谈开始前,应该明确地对被访戒毒人员表明,访谈只是研究手段之一,不会对其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如果被访者有要求,可以采用匿名访谈,消除被访者的顾虑,完成说明后,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再一次验证他们是否还存在顾虑,如:“请问,我对这次访谈的目的及过程的解释是否让你明白?”或“你对即将进行的访谈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用这样的问话来确认被访者是否对访谈性质有正确的理解。
所谓非指导性倾听,就是在谈话开始时,谈话者能自由地探索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而不被干扰,访谈者不要急于引导戒毒人员进入主要话题。因此,在开始与戒毒人员访谈时,访谈者要力求使自己安静下来,尽量用开放式提问的表述方式促使戒毒人员说话,在戒毒人员开始表述时,要在接纳的基础上积极地听,用心地听,不要打断谈话者,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价,不得干扰或转移戒毒人员正在讲述的话题,或轻视戒毒人员的问题,而应该全盘接纳,并做适度参与,鼓励谈话者把话说下去。因为,每个戒毒人员都可能有与谈话者不同的经历,在没有充分倾听为基础的任何其他提问或引导,都有可能引起谈话者的阻抗,所以,非指
导性倾听并适度参与,是取得谈话者配合的基本技术。当然,倾听过程中,访谈者可以通过适度参与来传递尊重和共情,以表达对被访戒毒人员情绪的理解,建立良好的关系。非指导性倾听的参与技术包括:非言语信息的表达、言语回应、沉默、澄清、重复等。
反应包括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访谈者反应的是被访对象表达的思想内容及情感内容。内容反应,是指访谈者把戒毒人员的主要谈话内容、思想进行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戒毒人员以达到加强理解的目的;情感反应是指访谈者把戒毒人员所表达的情绪、情感的内容经过概括、整理后,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戒毒人员,以确认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这两种反应技术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加强对戒毒人员的思想、情感的理解,从而促进沟通的目的。当访谈者能准确地对戒毒人员描述的故事内容、进程、内心感等做出反应时,戒毒人员维护自己立场的需求就被减弱了,对立情绪也随之消失了,从而显示出感性的一面并愿意对访谈者吐露心声,访谈者也可以借助反应技术准确的把握吸毒行为对被访戒毒人员目前心理状态的影响程度,所以说,反应技术是应对阻抗的既简单又实用的有效工具之一。
情感表达即访谈者把自己的情绪、情感活动状况,告诉戒毒人员,以影响戒毒人员,促使其思考,引发正面情绪的过程。这种情感表达要符合谈话时戒毒人员的情感状态,其原理是:人们总是对和自己有相同感受的人有莫名好感,这些相同感受可以从语调、对话内容和动作等方面体现出来。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主动抓住这种“情感同步”来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沟通机会,这就是情感表达的心理学原理。如:“听你这么说,我真替你感到高兴”或者“要是我跟你一样有份好工作,我想我会特别高兴的”或“我在你这个年龄,也常常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一般对戒毒人员做正向情感表达。情感表达也是自我开放的一种,也就是访谈者把自己的情绪情感反馈给被访者,使被访者感受到访谈者跟自己一样也可以有类似的情感,从而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突破阻抗心理。
声音也是访谈中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声音伴随着语音的产生,对语言起着强化或削弱的作用。声音特质包括音量、音质、音高、语速及流畅程度等。当出现下列几种情形时,有可能是被访戒毒人员心理阻抗的表现。被访戒毒人员音调升高,可能是表达愤怒、激动、或惊喜;音调下降,可能是谈话中触及了被访戒毒人员的敏感情绪或痛苦、伤心话题;失望、不快或心虚,在声音上可表现为音量变弱;紧张和激动状态在声音上表现为语速加快;而冷漠、沮丧的情绪可能会导致个体不自觉地变慢语速;撒谎的被访戒毒人员会在重点词语前做没必要的停顿,有的会以清喉咙的方式来掩盖内心的不安。访谈者不仅要善于辨别被访戒毒人员声音特质的变化所表达的含义,还要善于利用声音效果来突破被访戒毒人员的心理阻抗,达到加强自己表述内容的目的。在访谈中,访谈者应尽量保持平稳的语气、语速中等,给被访戒毒人员真诚、自信、稳重的感觉。
以上技术并非心理咨询面谈技术的全部,而是在戒毒人员访谈中有助于建立关系,打破阻抗、取得信任的部分。在这些应对模式中,技术固然重要,但访谈者对戒毒人员的理解、接纳、尊重、真诚的理念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这些技术也并非相互独立的,绝然分开的,在实际工作中,访谈者要加强听、说、察、做的培训,融会贯通,巧妙地把各项心理咨询面谈技术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毒品检测中心开设到现在的7年时间,始终强调戒毒品戒的是心瘾,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的患者及其家属相信一个星期、一个月时间就能戒毒的广告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到头来,就认为毒品难戒,戒不掉,很可悲。
我们的戒毒团队对每一个患者的戒毒时间最少是3个月,并且以两名医生帮助一个患者的标准,一名是戒毒康复师、一名是戒毒心理咨询师。如果您有需要,和我们打个招呼,随时问我们。
相关戒毒资料